保险谋增长,创新成方向,而创新就需“越过山丘”。
近两年,健康险增速放缓,尤其是作为健康险支柱产品的重疾险,一直到2022年,其新单保费仍在以两位数的速度掉转直下。而要想挽救当下健康险的颓势,打破传统保险业经营思路的“带病体”保险或许是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我国有超过4亿慢病人群,对于会更加庞大的“带病体”人群,按照年度人均保费1000元测算,未来可待挖掘的“带病体”保险市场年度保费空间就将超4000亿元。
但这并不是一条好走的路,目前也面临多座亟待翻越的“大山”。
01
老龄化加速推动慢病人群激增,商业健康险增长乏力,带病体保险成重要蓝海市场
日前,央行原行长周小川对于养老问题发出呼吁,表示不要认为养老问题很长期、还有很多拖延的机会,以后再做选择会更艰难。
应对养老问题,放到国家宏观层面,就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在2019年上升为国家战略。据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国家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与此同时,随着老龄人口增多,我国慢性病人群不断增多,据2018年《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专题报告》数据,全国慢病人群数量已超4亿人,1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34%,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60%。除开慢病,将目光放大至亚健康人群,2018年中国医学专家表示中国“亚健康”人群比例达70%。
与此同时,慢病医疗费用支出占比高、增长快,为医保基金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为慢病人群带来了沉重经济压力。
因此,这些人群存在着投保意愿和投保需求,甚至因为疾病原因较之于健康群体有更强烈的投保需求。但相对的,这些需要风险分担与健康保障的“带病体”人群却一直难以获得健康险产品投保资格。因为带病体风险难以管控,传统健康保险一直倾向于保健康体,大量产品将中老年群体、带病群体剔除在承保范围之外。
据麦肯锡分析数据,2020年我国“带病体”保险保费约500亿元,仅占当年健康险保费约6%,对应保险产品主要为惠民保、团险性质的企业补充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等。相较于“带病体”人群约2.5-3万亿元的医疗支出以及约60%的医疗支出占比,“带病体”人群保障缺口明显。
近年来,商业保险市场开始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传统健康险产品在不断冲高的风光无限后,出现增长乏力的情况。
2022年,保险业实现原保费收入46957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健康险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更是只有2.4%,相较于2020年以前动辄20%-30%的同比增速,发展疲态尽显。尤其是作为健康险支柱产品的重疾险新单保费连续两年持续两位数下滑,更敦促保险业开拓新蓝海,谋求新的业务增长极。
在供需双方共同需要的推动下,商业健康险创新提速,其中,带病体保险更凭借其显著的社会价值、庞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保险业内探索的重点。
02
带病体保险创新探索逐渐深入:保障范围逐渐拓宽,服务供应日渐丰富
目前,人们对于带病体保险最直观的感受,或许就是各地政府积极宣传的惠民保产品——这种普惠型险种,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紧密衔接,实现了“低保费、高杠杆”,更重要的是,被保险人不限年龄,不限身体健康状况,是真正允许其所在地所有人投保的商业健康险。
由于自身特性,2020年开始,惠民保迎来大爆发,有公开统计数据显示,仅2020年底,全国就有23省82地区上线111款惠民保产品,累计超4000万人参保,保费收入超50亿元。
但其实,商业保险公司对于带病体保险的尝试和探索远不止于惠民保,整体发展也已经历多个阶段。
最开始的尝试,是从2015年开始,国办等部门相继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多份文件,提高了行业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关注,在政策的引领下,慢病管理成为首先吸引众多玩家入场的领域。
保险公司作为重要力量,推动“慢病管理服务+并发症保险”模式启航。2015年,多家险企相继推出糖尿病患者专属健康险,提供糖尿病并发症保险。但由于C端客户缺乏单独购买慢病保险的意愿,慢病保险市场陷入低潮。
2020年,带病体保险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并明确指出支持商业保险机构积极参与健康中国行动;《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则提出进一步提出适当放宽投保条件,对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老年人群给予合理保障。保险业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带病体保险重新启航,多家险企相继推出带病体可投保的保险产品。
不过相较最初,此时的带病体保险在保障范围、产业融合方面做出了大量的改进,一方面是扩大保障范围,将最开始的并发症保障扩展至并发症及重症、医疗及药品、门诊及住院等责任,另一方面,从主要聚焦糖尿病拓展到200余种慢病。
时至今日,“带病体”保险已经进入规范发展新阶段,行业对“带病体”保险的投入和创新也转向为聚焦保险产品自身的保障责任。可以看到,这时候推出的产品覆盖人群更广泛(多病种人群可投保、最高投保年龄扩大等)、更精准(只针对疾病复发等),同时保障水平也有进一步提升(可多次给付等),并且在医药健险产业融合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一揽子解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某健康的系列产品就呈现出上述明显的特征,旗下“臻医保”系列,覆盖重疾险、复发险等多类带病体可投保的产品。例如,某健康推出的“臻医保·带病可保重疾险”,不仅已病人群、三高等慢病人群、肿瘤及心脑血管等大病人群均可申请投保,在保障责任上,还明确肿瘤患者投保后若确诊第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也可享受一次专属赔付,此外,其还提供多项增值服务。
03
必须翻越的“三座大山”:带病体保险亟待顶层设计助力,加速产业融合,实现普惠健康
观察带病体保险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其不仅与消费者需求、保险业发展诉求有关,更与市场环境密切相关,首先,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健康险,带病体保险极其考验市场主体的风险管控能力,这对其数据获取、数据分析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此外,由于很多慢性病无法根治,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而彻底解决被保人痛点并非单纯支付费用就可以,需要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整合医疗、药品、健康管理等,持之以恒地给予被保人支持。
正是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一批拥有跨界资源整合能力的平台脱颖而出,成为带病体保险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以镁信健康为例,其创立之初就以患者为中心,深入洞察患者需求,在创新药械可及性、可支付性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而且股东中又不乏上药集团、中再集团这样的专业巨头,开展资源整合因而顺理成章。
但从目前的发展程度来看,带病体保险发展仅仅依靠保险公司以及这些第三方平台的努力仍远远不足,带病体保险的特性决定了,其波及面甚广,要想真正获得大发展,也须社会各方面共同的努力探索。眼下,至少仍有三座大山,等待所有人一起翻越:
创新的第一步,一定是打破固有思维,越过认知这“第一座大山”。而对于带病体保险的认知,同时包括了以保险公司为代表的供给方和“带病体”人群等需求方。
由于“带病体”人群中的中老年人占比较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限,对于自身疾病风险的认知存在不足,也对商业保险认知不足,这导致市场主体必须为消费者教育支付高昂的成本,直接推高了带病体保险的定价。
此外,市场主体不掌握慢性病患者信息,而医院等公立医疗部门又不得销售保险,使得真正有需求的患者很难“找到组织”,而市场主体为了找到这些人,不得不向渠道支付高比例的手续费,再度推高产品定价。
带病体保险研发的“第二座大山”,也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个——数据。数据是任何保险产品研发、创新的基础,但由于我国以医院为主的医疗体系和以医保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患病及用药数据均掌握在医院方和医保方的手中,商保参与程度相当有限,在整个医疗支付中占比也较低。因此,商保市场主体难以获取带病体医疗及病程等相关详细数据,这是阻碍带病体保险产品研发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第三座大山”则是当前带病体保险相关产业融合不足。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缺乏更高层级统筹的情况下,相关产业包括医疗、医药、健康管理、保险等,整体上仍呈现各自为战的局面。部分市场主体过去在产业融合上所作出的努力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全局视野下,依然是零散的,缺乏标准和体系的。
伴随中国人口进行负增长时代,人口老龄化提速,以及由此带来的慢病人群增加,其福祉亟待提升的问题,势必会受到越来越多关注,解决上述“三座大山”势在必行。
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案,或许应该是从顶层设计出发,从机制体制上推动大健康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与创新,而带病体保险无疑正是推动这一类整合的最佳抓手。
近年来,惠民保的大发展,正印证了政策之于普惠类险种发展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得到地方政府、医保局等的大力支持,商保市场主体得以利用脱敏数据开发新型险种;得以最低的费用进行产品推广;更重要的,在政府、医保局的信用背书下,人们对于这一险种的接受程度快速提升,覆盖人群迅速扩张,商保主体得以节约大量成本,进而以更低的价格回馈社会。
好消息是,从今年的“两会”提案、议案来看,带病体保险已经成功引起很多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就提出相关提案,建议探索开发针对带病体人群的专属普惠险产品,可聚焦我国发病率高的癌症病种——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设计更具专病化的保障产品。
业内专家也在呼吁,希望政策能对发展带病体保险给予支持,除开上述文件中提到的鼓励性质的内容外,能够有具体的指导文件和专项推动政策,比如,推动医疗、医保的数据与商保互联互通,能够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其实,讨论带病体保险的发展,除了是在探讨商业保险行业发展和创新外,更是在关注人,关注以人为本的健康保障。以带病体保险为主的健康险发展,不仅是商业追求,也是在通过市场的方式推动普惠健康的实现,让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更加可及,让更多人都能获得健康。(文章来源:慧保天下)
340998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